2025年法國戛納秋季電視節于10月13日至16日舉行。這一被譽為“全球熒幕內容風向標”的盛會,匯聚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制作公司、流媒體平臺與發行商。第22次參展的中國聯合展臺組織15家機構,攜近百部國產精品力作亮相,在向國際市場輸送優質中國視聽產品的同時,探索中國內容“出海”的新路徑、新方向。
今年,戛納秋季電視節以“創作者經濟”為主題,聚焦內容創作新機遇與新模式。電視節組織方負責人米歇爾·菲爾齊指出,中國有大量內容可向世界分享和展示,他格外關注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和微短劇制作方面對行業的影響。在這一趨勢下,中國參展方兼顧傳統精品與新潮內容。

10月13日至16日,中國聯合展臺第22次亮相法國戛納秋季電視節。(主辦方供圖)
連續多年參展的華策影視集團今年重點推介了《太平年》等歷史題材劇集。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趙依芳指出,華策以“守正創新”的路徑應對創作者經濟浪潮。“守正”體現在堅持內容精品化,如歷時十年打磨《太平年》;“創新”則體現在將實戰中構建起來的“超級創作者經濟體”模式進行戰略延伸,通過為廣泛的生態伙伴提供平臺化賦能,確立高品質、可持續的內容新標準。
這一戰略已轉化為具體行動。除傳統長劇外,華策展臺還擺放了其海外短劇平臺“Daily Short”的宣傳單頁。趙依芳透露,公司自2023年底便在YouTube試水微短劇,目前正自建長短劇融合APP平臺,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我們致力于在長、中、短各種內容形態上,都打造出精品和爆款,從而系統性地參與全球發展,向世界展示一個兼具現代活力與文化深度的中國形象。”

圖為2025年法國戛納秋季電視節上的華策影視集團展臺。(主辦方供圖)
在創作者經濟的浪潮下,人工智能(AI)工具的使用成為大勢所趨。中國企業積極擁抱行業潮流,以科技賦能中國影視內容出海、開拓國際合作新藍海。在本屆電視節上,快手推出的新一代AI創意生產力平臺——可靈AI的亮相贏得關注。今年,可靈AI展映了AIGC微短劇《回聲獵手:消逝的記憶》,這也是中國聯合展臺重點推介的11部作品之一。該片系與美國創意工作室Phantam X聯合制作,采用可靈AI最新2.5 Turbo模型生成復雜且高成本的場景——從驚險車禍到高速追逐,拓展AI在電影工業化制作中的應用邊界。
13日下午,可靈AI亮相本屆電視節MIP創新實驗室舉辦的項目推介活動,展示其新產品模型和成功合作案例。致力于以智能化技術重塑紀實影像創作的Gennie Studio是可靈AI的合作方之一,這次雙方攜手為一部在電視節上同步展映的影片制作了預告片。該工作室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馬克斯·艾因霍恩曾表示,可靈AI的技術大大提升了重現影像的真實度,“這是將紀實類電視制作變得更高效、更智能、更具電影感的重要一環”。米歇爾·菲爾齊也表示:“人工智能對于娛樂視聽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話題。在這方面,可靈AI在本屆電視節上表現亮眼,讓我們了解了人工智能對娛樂行業的貢獻。”

13日下午,可靈AI參與戛納秋季電視節MIP創新實驗室舉辦的項目推介活動。(主辦方供圖)
除了內容與工具外,出海渠道的拓展同樣重要。本屆電視節期間,上海廣播電視臺旗下上海五岸傳播有限公司與歐洲流媒體平臺Rakuten TV共同宣布,聯合打造首個落地法國的中國內容FAST頻道——法國白玉蘭FAST頻道。該頻道采用國際主流的免費廣告支持流媒體電視(FAST)模式運營,通過大小屏等多終端覆蓋法語地區受眾。
在內容運營上,頻道精心篩選并譯制適配法國觀眾喜好的優質中國電視劇,陸續上線法語譯配版《蠻好的人生》《兩個人的世界》《杜拉拉升職記》等劇集。據悉,頻道還計劃引進法語版《俠探簡不知》《山海情》等國產佳作。法國Rakuten TV首席執行官塞德里克·杜福爾稱此次合作是“更廣泛合作的起點”,頻道內容官曼科斯·米拉內斯期待“將中國高品質內容引入歐洲”。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張百慧)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