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涉人傷交通事故,從責任爭議到賠償到位需要多久?福建省寧德市的答案是:最快兩天。
9月以來,寧德金融監管分局指導寧德市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公司與法院、交警等部門共同推出“道交寧無憂”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通過設立調解服務中心、推行調解前置、全程跟進服務等舉措,為涉人傷道路交通事故糾紛化解提供了“寧德樣板”。
賠償爭議陷僵局
耐心調解化矛盾
8月30日,陳某駕駛摩托車與曾某未投保的電動車發生碰撞,雙方均受傷且負同等責任。事故發生后,陳某擔心后續手術費用,向曾某索賠2萬元。而曾某作為外賣員,經濟能力有限,無力承擔,雙方爭執不下。9月9日,兩人來到新成立的“交通事故多元調解服務中心”申請人傷調解。
“當時,雙方情緒激動,一個堅持索賠,一個說拿不出錢。”調解員林巧玲回憶道。在詳細了解情況后,她向雙方細致說明賠償計算的法律依據,并仔細審核醫療材料。審核發現,陳某所說“后續手術”并無醫囑支持。基于這一情況,林巧玲引導陳某依法主張合理請求。最終在耐心調解下,雙方放下分歧達成一致,順利結案。
寧德金融監管分局保險科負責人介紹,以往這類未投保事故糾紛最容易陷入僵局,要么“漫天要價”,要么“無力賠償”,最后只能走上訴訟之路,耗時耗力。
為解決這一問題,寧德金融監管分局積極推動設立交通事故多元調解服務中心,圍繞人傷調解開展試運行。該中心集成交通事故接警、引導、圖偵、辦案、調解等功能,重構“分工明確、無縫銜接”協同方式,實現受損群眾“一處通辦”。
快速調解小額糾紛
高效打破“拖延癥”
9月7日,陳某駕車逆行導致蔣某手掌骨裂。事后,蔣某索要高額誤工費和后續治療費賠償,而陳某則認為金額不合理,拒絕承擔。雙方互不相讓,陷入僵局。9月9日,他們申請“道交寧無憂”人傷調解。
調解員接手后,迅速梳理爭議焦點,指出蔣某“超齡誤工舉證不足”“誤工天數無醫囑支持”的問題,并用通俗語言拆解賠償計算邏輯。最終,誤工費按標準核算,后續治療費一次性協商。從事故發生到調解成功僅用兩天,讓雙方免于長時間拉扯。這得益于“道交寧無憂”機制的“調解前置”設計。
該機制以“調解前置”為核心,由寧德市保險行業協會派駐人民調解員,在道交事故發生后立即介入,并引導涉案群眾前往交通事故多元調解服務中心調解,改變以往法院立案后開展調解的處理方式,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
林巧玲說:“我們第一時間介入,協助申請墊付醫療費或道路救援基金,并組織開展后續分級調解工作。”同時,法院提前參與調解指導,對復雜糾紛提供法律支持,提升調解成功率。保險公司在事故處理初始階段主動跟進,提供一站式保險服務。寧德金融監管分局保險科負責人指出,這種模式使群眾無需多頭對接保險公司即可及時獲得幫助,有效防止了非法代理中介介入。
責任未明調解前置
提前化解止紛爭
9月1日,一起特殊的交通事故引起調解員注意。一名高一學生鄭某騎自行車撞傷72歲環衛工人吳某,吳某需手術治療,但交警部門的責任認定尚未出具。吳某家屬情緒激動,要求全額墊付醫療費,而鄭某家長因被頻繁催促而不愿配合,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調解員第一時間對接民警了解情況,建議按“同等責任分攤醫療費”,提前出具協商協議。這一舉措既解決了吳某手術費用顧慮,也緩解了鄭某家庭壓力,在責任認定前就穩住了局面,避免了矛盾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道交寧無憂”機制最大的特色就是“全程跟進”。針對群眾最關心的“處理效率”與“費用保障”兩大訴求,建立“責任認定—救援保障—調解協商—理賠/訴訟銜接”全流程服務舉措,精準解決受傷群眾急難愁盼,切實保障群眾權益,有效緩解社會矛盾糾紛升級。
寧德金融監管分局保險科負責人介紹了“全程跟進”的具體做法:一是開展“醫療費預付”服務,避免群眾因“沒錢治療”陷入困境。二是建立“一次調解+二次聯合調解”分級模式,力爭通過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三是流程透明減“訴累”,讓群眾心中有數、維權安心。
創新機制顯成效
打造“寧德樣板”
數據顯示,“道交寧無憂”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運行以來,累計接收案件57起,進入調解程序36起,成功化解29起,調解成功率約80%,化解金額45.16萬元,道交安全治理成效顯著。
當地群眾集中反饋“三個滿意”:一是對效率滿意,多數糾紛在1周內解決,最快兩天結案;二是對服務滿意,人民調解員全程協助,無需自行對接多部門;三是對結果滿意,賠償金額合理,雙方矛盾化解徹底。
談及下一步工作,寧德金融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強化部門銜接,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在涉人傷復雜糾紛中的協作流程,建立“日溝通、周匯總”機制,避免“銜接斷層”;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員管理制度,加強隊伍建設,加大業務培訓,保障機制穩健運行。
寧德市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交警窗口、保險公司網點、街道社區及公眾號等渠道,向更多群眾普及“道交寧無憂”服務內容與申請方式。此外,將拓展運用場景,探索將“道交寧無憂”機制覆蓋范圍從“人傷事故”拓展至“嚴重車損事故”。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鮑曼君)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