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銀行發布清理睡眠賬戶公告,宣布對工商登記為注銷或吊銷的企業客戶和非實名的個人賬戶等以往銀行清理公告中罕見的情況進行清理。
10月份以來,銀行業再一次掀起清理睡眠賬戶的小高潮,不完全統計至少超過30家銀行相繼發布清理公告。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輪波及面更廣,包括信用卡、電子賬戶和企業賬戶等幾乎所有賬戶類型都包含在內。同時,本輪清理主力已經不再局限于國股行,地方中小銀行的“主動性”更強。
2023年10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組織開展銀行“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專項工作,為期一年。不過,在近兩年集中清理下,全行業銀行卡的開戶數和人均持卡量依然處于增長的態勢。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同比增長3.32%,即4.7億戶;全國開立銀行卡同比增1.29%,人均持有銀行卡7.04張,對比2023年末的6.93張輕微上升。
從多位銀行業人士采訪中了解到,當前單純的“賬戶數”已經不能支撐業績增長,反而造成系統維護和風控成本。同時,不少中小銀行試圖借清理之機,激活睡眠賬戶、提升賬戶價值。
緩解業務焦慮,睡眠賬戶已成獲客機會
10月24日,華東某大型城商行分行行長對財聯社表示,該行估算存量“死卡”大概30萬張,包括早年配套社保、醫保和代發工資的銀行卡;另外一類是低頻交易的睡眠賬戶,規模也不小,特點是存款和交易都非常少。
該人士坦言,除了滿足監管反詐要求之外,他們也將利用清理的機會,盡可能減少無效賬戶,提高考核有效性;其次盡可能聯系和激活睡眠賬戶,重新配套產品,增加零售的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讓睡眠賬戶重新煥發為有效客戶。
10月24日,某頭部股份行總行零售管理部人士對財聯社表示,站在總行管理的角度希望分行經營有效戶。因此考核政策是無效戶即便有或者數量大,對所在分行員工的工資薪酬待遇和考評沒有正面影響。
面對客戶流失、新增困難,在地方銀行基層分支行長眼中,本輪清理睡眠賬戶活動成為與他行爭奪存量客戶的一次機會。
10月23日,華南某地方銀行支行業務主管對財聯社表示,本行睡眠賬戶在他行是活躍賬戶,因此存在進行二次開發營銷的可能,通過電話溝通或線下辦理的機會,盡可能爭取這類客戶也是一種新增方式。比如一戶雙卡、避免銷戶,鼓勵存入一定數量資金激活賬戶等。
該人士還介紹,所在行此前已經開展清理賬戶行動,上周前來處理的客戶約在30人左右,占該支行睡眠戶的比例還是很小。
多位受訪行業人士強調,當前中小行基層機構主動清理“睡眠賬戶”,根源還在于近兩年銀行零售業務普遍“難做”。
剛剛公布三季報的平安銀行數據顯示,在零售業務方面,截至9月末,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余額為17291.9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1%;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較去年同期下降85個基點,下降幅度高于企業貸款的54個基點。
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近期撰文透露,近年來,相當部分銀行的零售業務遭遇折戟,比如某上市股份制銀行零售金融業務利潤總額占比在2020年時高達61.1%,至2024年時已滑落至6.5%。
沉睡卡最高占三分之一,清理賬戶漸成銀行內在動力
對于死卡、睡眠賬戶的規模,銀行業人士表示各家銀行情況不一。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銀行卡累計發卡量達到了63.7億張,人均持卡將近5張,而累計活卡量只有41.8億張,“沉睡卡”高達21.9億張,占到1/3。
受訪銀行人士均認可,目前清理睡眠賬戶不單純為監管部門的“硬性任務”,逐漸成為中小銀行的“自覺行動”。
首先,多位銀行業人士表述中,活躍客戶的流失壓力加上考核側重點的轉變,導致對無效、低效賬戶的處理態度更為積極主動。
10月24日,某股份行廣州分行零售市場推廣業務人士表示,以往對開卡開戶都是各類獎勵,通過ETC、社保卡、企業年金開戶等機會銀行都拼命搶奪個人客戶,最高單價1000元“買一個客戶”。現在KPI從側重“開戶數、客戶數、AUM客戶數”考核,轉向“有效客戶、活躍賬戶、綜合收益”。
10月25日,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對財聯社表示,睡眠賬戶沉淀資金極少、交易不活躍,拉低單位客戶產出,影響零售利潤考核。清理這些賬戶后,銀行可重新統計“有效客戶數”,讓績效考核更貼近真實經營能力。
上述城商行分行行長也認為,賬戶不等于客戶。過往爭搶開戶實際只是第一步,后續的服務和產品配套沒有跟上也是一種客戶資源浪費。重新梳理賬戶的活躍度某種程度也是精細化管理的一種表現。
其次,銀行大數據精準營銷趨勢下,銀行也有主動降低無效賬戶的內在需求。
10月24日,點點數據金融分析專家李子川對財聯社表示,睡眠賬戶與僵尸戶規模過多,會直接制約銀行AI模型的準確性與穩定性。
如在強依賴行為數據的風控場景中,此類賬戶的長期靜默易誤導反欺詐模型,既可能將異常啟動誤判為正常行為導致風險漏報,也可能因信息匱乏而誤傷低活躍正常用戶。
而在精準營銷場景中,基于失真歷史數據生成的客戶畫像會偏離其真實需求,直接影響到推薦轉化效果。
從這個角度看,銀行持續推進睡眠賬戶清理,不僅是響應監管反詐與賬戶管理要求的必要舉措,也是從源頭提升數據質量、強化AI在實際業務中應用價值的關鍵路徑。
但在銀行業沉睡卡最高占三分之一的情況下,清理賬戶工作既有不小空間也難以一蹴而就。
據媒體報道,2024年,河南、河北和安徽金融監管局先后披露,當地銀行業成功激活“沉睡賬戶”數量分別為43萬余戶、近50萬戶和1.5萬戶。
來源: 財聯社 梁柯志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