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法國盧浮宮發生重大珠寶搶劫案,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據悉,盧浮宮遭搶的8件珠寶未購買保險,若文物無法追回,法國政府和盧浮宮博物館將無法獲得保險賠償。該事件不僅暴露了一些博物館在安保方面的潛在漏洞,也讓藝術品在保管、展覽等全流程中面臨的風險保障問題成為行業熱議焦點。
盧浮宮失竊案預估損失8800萬歐元
10月19日,盧浮宮阿波羅畫廊發生入室搶劫案。法國文化部稱,該展廳收藏法國王室珠寶和“王冠鉆石”系列。兩個高安全級別的展柜為搶劫目標,8件具有無法估量遺產價值的展品被劫。犯罪分子逃離現場時遺留了部分作案工具及一件搶劫未遂文物——歐仁妮皇后冠冕。
10月21日,法國巴黎檢察院檢察官洛爾·貝屈奧表示,盧浮宮遭劫的8件珠寶仍下落不明,預估經濟損失8800萬歐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造成的歷史性損失則無可估量。
法國文化部表示,盧浮宮遭劫文物因相關法律規定和成本等原因未投保。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說,法國法律規定,國家級博物館不得為其在館藏品購置商業保險,除非藏品離開本館或出借給其他機構。
保險為藝術品安上“防護鎖”
藝術品保險是在傳統財產保險和貨運保險的基礎上演變和發展而來,主要承保火災及其他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藝術品直接損失,既涵蓋藝術品在展示、倉儲環節的靜態風險,也包括在運輸、布展、撤展等移動過程中的動態風險。
泰康在線相關負責人表示,藝術品保險的核心價值在于構建“預防—控制—補償”全鏈條風險管理體系,實現風險防控從被動賠付到主動干預的革新,兼具經濟補償與文化傳承雙重使命。同時,通過聯合專業機構建立行業標準、提供差異化保險產品賦能市場專業化,激活規模巨大但滲透率極低的藝術品保險潛在市場。
針對藝術品失竊后保險該如何理賠,該負責人說:“只要投保的藝術品保險含‘盜竊、搶劫責任’,且警方認定為事實的盜竊搶劫事件,憑相關理賠材料,保險公司會按約定的保險價值及出險金額賠付。”
該負責人指出,普通家財險通常將藝術品、貴重藏品列為“非保險標的”,如果私人藏家有保險需求,需要購買藝術品保險以轉移風險。
國內藝術品保險市場培育任重道遠
在國內,已有人保財險、華泰財險、泰康在線、安盛天平、黃河財險等保險公司涉足藝術品保險業務。
1997年1月,中國人保為觀復博物館的50件青花瓷器開出總額300萬元的保單,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第一張保單;華泰財險自1999年開始參與承保藝術品保險,是國內較早開展藝術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曾承保馬首銅像的回歸、展陳及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特展項目等;泰康在線于2018年底推出藝術品保險“臻品有約”,服務對象包括故宮、國家博物館等重要文博機構以及美術館、企業收藏等,總保額突破820億元,單筆最高賠付達709萬元。
“對于博物館來說,藝術品保險是藝術品展覽過程中風險轉移的重要手段,但因市場環境不同,國內外藝術品保險投保策略存在差異。”泰康在線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外藝術品保險體系更加成熟,且部分國家對博物館有專項資金支持,藝術品保險覆蓋更加全面;國內博物館則以“出展投保”為核心,日常館藏投保率較低,行業進一步發展尚需市場的培育以及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朱艷霞)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