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十四五”時期,寶雞市金臺區正以“工業強區”戰略為引領,工業經濟以數智賦能驅動向新提質,不僅擁有油氣鉆采裝備、叉車及軌道交通等六大產業集群,更在低空經濟、智能釀造、新材料等新興賽道蓄勢突破,展現出“金臺智造”的硬核實力。與此同時,文旅融合綻放新彩,共同繪就一幅產業興、城市活、動能足的區域新圖景,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與獨特魅力。
強引領 擘畫金臺發展新藍圖
“金臺區堅持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扎實推進‘1239’行動,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寶雞市金臺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楊江文指出,今年重點實施44個先進制造業項目和16個技改項目,西北鈦鎳新材料產業園等15戶鈦產業鏈企業落戶蟠龍新區,石油鉆采集群獲批國家級特色中小企業集群,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質效齊升的良好局面。
這一良好局面的背后,是清晰有力的產業規劃體系。寶雞市金臺區蟠龍高新區管委會招商發展局局長胡群硯介紹,蟠龍新區緊扣金臺區“一核三帶五板塊”發展規劃,構建了“新興產業突破、傳統產業升級、戰略產業筑基”的產業布局,重點錨定特色食品、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輸配電裝備、低空經濟五大核心領域,通過“政策賦能+平臺搭建+項目牽引”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在金臺區政策引領下,優質的服務獲得了企業的認可。陜西樂惠潤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經理郭佩對此深有體會,她列舉了金臺區及蟠龍管委會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主動協助外地入駐企業高效辦理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準入手續,根據生產實際要求積極改造廠房,幫助解決員工住宿難題,主動為入駐企業尋找、對接適配的本地相關配套企業等支持有效加快了我們的投產速度。”陜西西北鈦鎳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撒曉寧也感慨于政府的“保姆式服務”,使得項目一期建設進度超預期。
硬實力 驅動科技智造新引擎
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金臺區積極謀劃新興產業布局,其中低空經濟成為率先突破的亮點領域。胡群硯局長就此展開詳細闡述:“我們建成全省首個5G-A通感一體基站,獲批86平方公里空域,引入3個低空網聯服務平臺,落地全市首個無人機方艙與4個起降平臺。”這一前瞻布局,已迅速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實踐。“寶雞電信的無人機方艙是國內首個網聯版自動方艙,首創5G飛控技術和方艙控制協議,可實現無人機值守、自主充電、遠程飛控、周期作業、全天候自主飛行。”寶雞電信金臺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余雪蓉補充道。
在傳統產業升級上,智能釀造裝備展現了“金臺速度”。陜西樂惠潤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經理郭佩表示,其項目從洽談至投產僅用3個月,填補了本地高端釀造裝備空白。“智能化設備在保留傳統釀酒工序精髓的基礎上,不僅讓產能顯著提升,更大幅降低人員成本,并確保產品品質穩定。”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我們已掌握超薄寬幅鈦帶的全流程制備技術,產品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石油管道工程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對于新材料的應用場景,鈦材料還極具文創產品開發潛力,已成功用于“雁塔壺”茶具,未來將探索“科技+文化”的融合路徑。”陜西西北鈦鎳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撒曉寧介紹,公司致力于突破鈦合金材料加工“卡脖子”技術,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國之重器領域。
軟實力 塑造文旅消費新場景
文旅深度融合為城市發展帶來新機遇。作為文化底蘊厚重之區,今年金臺區在“以文興旅、以旅促商、以商攜體”上持續發力。中共寶雞市金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學敏指出,金臺區堅持文旅商體融合發展,近兩年先后建成西府老街和長樂塬兩個4A級景區,唐潮文化城、理想共創文化科技產業園躋身全省首批服務業聚集區。
對于園區的具體實踐,理想共創文化科技產業園副總經理邰小喻介紹:“理想共創文化科技產業園,是一個集文化創意、數字科技和文旅消費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目前,園區的核心定位是打造松弛生活社交場。在文旅消費新場景和文旅融合消費方面,我們通過打造聯營+店鋪+主理人的這種形式,來為更多的消費者和文化愛好者打造一個品質休閑的場域和空間。”
金臺氣象局局長助理武超則從更宏觀的視角展望了這類新項目的前景:“作為新質生產力下的一個新的文旅綜合體,我相信,通過這個景區的持續地投入運營和后期的建設,項目的完成將與金臺區的全域旅游形成很好的配套和輔助作用,為打造我們金臺區全域全時空的旅游注入新的元素。”
從產業布局的前瞻謀劃,到創新動能的持續涌動,再到文旅場景的多元構建,金臺區正以系統思維推動制造與文旅雙向奔赴、硬實力與軟實力交相輝映。一條更具韌性、更富活力的發展路徑日益清晰,為區域邁向更高質量的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