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吉爾吉斯斯坦“巴爾斯科恩—別迭里公路項目”開工儀式現場。 江宥林攝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統計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421萬億索姆(約合119億美元),同比增長11.0%,顯著高于去年同期的8.3%,在中亞地區獨占鰲頭。吉爾吉斯斯坦今年的經濟高增長主要依靠工業、建筑和服務業多點發力。其中,工業和建筑業貢獻突出,成為拉動經濟上揚的重要引擎,商品生產部門增速高達13.7%,而服務業和凈產品稅分別增長9.5%和10.8%。
制造業轉型升級
今年前8個月,吉爾吉斯斯坦工業總產值增至4371億索姆,同比增幅達到11.5%,遠高于去年同期的0.7%。工業占GDP的比重為17.9%,工業生產對GDP的貢獻率為1.93個百分點。制造業、食品及飲料、煙草、化工、橡膠和塑料、建筑材料等子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制藥業更是增長2.2倍,食品飲料與煙草制品增長44.4%,紡織與服裝行業增長7.1%,電力、燃氣與蒸汽供應總量提升10.7%。
新技術和新企業的不斷涌現提升了全行業的競爭力和出口潛力。今年以來,67家新工業企業投產,帶動逾5000個新就業崗位,助力優化產業結構和促進可持續發展。雖然個別基礎金屬及制成品產出小幅下降1.2%,但醫藥化工和建材等新興板塊填補了這一差距。電力供應擴張明顯,發電量同比提升11.6%,水資源供應和廢棄物處理增長超過26%,體現基礎設施現代化成效。
吉爾吉斯斯坦內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如今,吉爾吉斯斯坦工業已滿懷信心地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新技術和專家正在塑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經濟”。
多行業表現亮眼
服務業仍占吉爾吉斯斯坦經濟主導地位,并保持穩定增長。今年前8個月,服務業產值達8086億索姆,同比增長9.9%,在GDP中的占比為50.7%。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持續提升,包括貸款增長和家庭收入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7月,消費貸款增長45.3%,家庭名義平均月薪增長20.4%,平均養老金同比增長近14.2%。批發零售、交通、物流、金融、通信及餐飲酒店成為服務業增長新支柱。尤其是批發零售和餐飲行業增幅明顯,分別達到17.1%和25.9%。消費者信心上升,家庭收入改善和居民貸款量的持續增長,激發了內需活力。
建筑業在GDP中占比為7.5%,但行業總產值同比激增34.8%。建筑行業的高增長得益于融資的增加,今年1月至8月,來自所有融資渠道的固定資本投資額達1661億索姆,增長20.1%。資金投入以住房、資源開發、交通物流、電力系統及城市基礎建設為主,這些大型項目有效助力吉爾吉斯斯坦城市化和經濟多元化。政府大力推進“我的家園”住房計劃、通信基礎設施升級及教育、體育、旅游等民生項目,為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大項目延續發展趨勢
吉爾吉斯斯坦已連續多年在經濟軌道上保持高速發展,并長期位居獨聯體國家GDP增速榜之首。歐亞穩定與發展基金(EFSD)在其最新經濟評估中提醒,如此快速的增長也存在隱憂,當國內需求超過生產能力時,就會出現經濟“過熱”,這會導致通貨膨脹和宏觀經濟失衡。截至2025年7月18日,吉爾吉斯斯坦通貨膨脹率達到8.7%,超過該國國家銀行設定的5%至7%的目標區間。
對此,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專家保持樂觀態度,認為近年來吉爾吉斯斯坦對外合作策略使其經濟具有足夠韌性。與獨聯體伙伴國及周邊友鄰的務實合作有效抵消了外部沖擊的影響,一體化項目建設、歐亞空間運輸物流走廊多元化、生產能力提升及相互貿易額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獨聯體、上合組織和歐亞經濟聯盟等機構正致力于加強經濟活動,擴大與所有利益相關伙伴的協作。經濟專家謝爾蓋·波諾馬廖夫認為,卡姆巴爾阿塔1號水電站、中吉烏鐵路等大型項目進入積極實施階段,不僅將大幅充實預算,還將推動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預計從服務業到建筑業等所有相關領域都將產生復合效應,創造數千新就業崗位,促進地區發展。
過去3年,吉爾吉斯斯坦人均GDP增長了85%,增速超過烏茲別克斯坦等其他中亞地區國家。在吉爾吉斯斯坦內閣和國家銀行積極施策預防經濟過熱、主要行業保持當前增長趨勢、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穩步推進的條件下,2025年吉爾吉斯斯坦經濟有望實現8%的增長率。
來源:中國經濟網 賴 毅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