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呂小慧 楊榮榮 馬宇強 )府谷縣哈鎮以庭院經濟為切入點,通過“小庭院”的綜合利用,不斷改善村居生態環境,有效盤活鄉村院落和土地資源,加快鄉村三產融合發展,蹚出了一條“庭院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午后,哈鎮大岔村韓家灣組村民韓來河正在小院打理菜園,豆角、茄子、青椒、西紅柿等綴滿枝頭,恰似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以前自家吃蔬菜也需要購買,現在庭院變菜園,滿足了自己的需求,還能送些給親戚朋友們吃。”村民韓來河說。

今年,哈鎮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對大岔村韓家灣組13戶常住戶的門前屋后開展集中環境衛生整治,共清理垃圾8噸、溝渠2公里,修繕村內破損道路500米,集中整治土地80畝,培育庭院特色種養殖戶1戶、特色菜園3畝,將庭院小場景嵌入鄉村振興的大棋局。“過去,村里農戶庭院閑置率高,通過發展庭院經濟,將‘小庭院’打造成‘增收園’,努力助推鄉村產業與環境保護雙發展。”哈鎮大岔村黨支部書記裴慧星說。

哈鎮投資56萬元在硬路塔村西灣組進行土地深松、增施有機肥,種植貝貝南瓜200畝。預計南瓜畝均增產10斤,帶動村集體年增收15萬元。
通過“集體經濟分紅+務工就業”雙輪驅動,進一步創新聯農帶農機制,預計可帶動366戶農戶增收,其中惠及脫貧戶及監測戶16戶40人。“今年200畝貝貝南瓜預計畝產約3000斤,村集體可增收約15萬元,村民參與集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提高了,在鞏固脫貧的路上我們決不掉隊。”哈鎮硬路塔村黨支部書記燕霞說。

近年來,哈鎮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路徑,通過資源整合、利益聯結、協同發力,讓“方寸庭院”成為農戶增收的“微陣地”,讓集體經濟成為鄉村治理的“強后盾”。
“下一步,哈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深挖本地資源潛力,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持續推動人居環境改善和村集體經濟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哈鎮黨委書記杜振軍表示。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