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時值金秋,銅川市宜君縣堯生鎮萬畝蘋果園迎來豐收,在孟皇村老劉的果園里,果農劉小朋正忙著采收蘋果:“今年的蘋果管理得好,能賣上一個好價錢。”
近幾年,劉小朋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改種秦脆、蜜脆等品種,“以前種老品種費時費力,現在專家常來指導拉枝、施肥,還用上了寬行密植技術,省力又高效!”劉小朋笑著說。更讓他欣喜的是,鎮上電商服務中心幫他開設了網店,去年線上銷售額突破10萬元,如今他的蘋果通過冷鏈物流發往浙江、廣東等地,再也不愁銷路。
為培養壯大農村創新創業人才隊伍,中國人民銀行投入專項資金,遴選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深受農民歡迎的專家、教授、農業技術人員進行授課,服務宜君當地農民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發展能力提升。
“我們不僅要幫技術,更要幫思路、幫信心。”中國人民銀行駐宜君幫扶干部介紹。2024年以來,工作組聯合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Visa等機構,開展“星海計劃&金惠工程”“鄉村振興有她”電商陪跑等系列活動,累計培訓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電商主播、果農等超千人次。曾經只會埋頭種地的農民,如今拿起手機直播帶貨,走進車間學包裝設計,甚至參與AI數據標注,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工人”。
在賦能本土人才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積極鏈接外部資源,構建多元化幫扶格局。近兩年,共為宜君協調引進社會公益項目46個。結合地方特色消費活動,每年協調中國銀聯無償捐助30萬元、政府配套30萬元,在冬季冰雪旅游、半程馬拉松、露營音樂季等重點活動中用于惠民消費券發放。此外,還邀請上海本來生活集團來宜考察,推動雙方實現互訪,為宜君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醫藥產業是宜君縣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中醫藥食品產業園-彭祖藥谷為載體,探索打造“農業+工業+康養避暑+文化研學”一二三產業農文旅聯動融合發展道路。
在宜君彭祖藥谷藥用植物園,一群小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辨認草藥。“改造后的植物園道路平整、標識清晰,去年接待了3000多人次的研學團隊,今年的參觀人數還在上升。”園區負責人介紹。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投入資金對植物園道路、燈光、護欄等設施進行提升,使其成為集科普、研學、旅游于一體的文化地標,不僅帶動了周邊100多名群眾臨時就業,還助力宜君入選2025年全國科普月陜西十大科普研學路線。
為進一步擴大彭祖藥谷知名度,中國人民銀行協調社會公益力量聯合宜君縣在彭祖藥谷舉辦“熱土中國行-大地流彩新國潮”鄉村優秀文化展演,活動全程由十多家平臺聯動直播,全方位展現宜君生態、文化、特色產業、鄉村振興成果,有力促進鄉村文化振興,中國人民銀行幫扶干部代表在晚會上講述筑夢宜君的幫扶故事。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定點幫扶工作組緊緊圍繞“人才振興”與“文化賦能”兩條主線,推動宜君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激發鄉村內生動力。通過系統培訓與文化賦能,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技術能力、經營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批批“田秀才”“電商達人”“非遺傳承人”不斷涌現,成為鄉村振興中最活躍的因子。
從田間到直播間,從果園到研學基地,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幫扶下,宜君正以人才為筆、文化為墨,繪就一幅充滿內生動力與發展活力的鄉村新畫卷。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