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期觸及歷史新高后,倫敦銀現貨價格震蕩加劇。10月21日午后,倫敦銀現貨價格短線跳水,跌破50美元/盎司。今年以來,截至10月21日,銀價累計漲幅約70%,重回歷史高位,這讓部分投資者選擇止盈離場,但也吸引更多人在賺錢效應下追高買入。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銀價短期下行風險逐漸累積,即使是投資資金短期回流,也可能引發價格大幅回調。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配置。
投資者熱情高漲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16點31分,倫敦銀現貨價格跌逾5%,報49.65美元/盎司。拉長時間看,白銀仍是今年漲幅最大的資產之一,截至10月21日,倫敦銀現貨價格今年以來累計上漲約70%。
這波漲勢讓沉寂多年的白銀投資活躍起來,社交平臺上關于白銀的討論升溫。有網友表示:“抱著玩的心態,今天剛買的小克重銀條,12元1克,一共1000多元。”
賺錢效應傳導至基金市場。與黃金ETF品種較豐富相比,跟蹤白銀相關資產的基金僅有一只LOF產品,即國投瑞銀白銀期貨(LOF),下半年以來吸引資金凈流入超19億元。該基金自10月20日起調整限購金額,A類基金份額的限制申購金額僅為100元。
不過,白銀價格當前已在歷史高位,高位震蕩的走勢讓新入場者措手不及。有投資者表示:“金銀一起共30萬元,不曉得什么時候回本。”還有網友稱自己“上周五買的(白銀),掛樹上了。”
高盛認為,倫敦白銀庫存今年初降至低位,近期,隨著全球白銀ETF需求迅速上升,以實物白銀為支撐的ETF吸收更多現貨后,導致白銀短期供應進一步減少,租賃利率飆升,價格也隨之上漲。
機構提示短期風險
與此同時,白銀國際市場正遭遇流動性考驗。
國投安信期貨研報顯示,COMEX白銀庫存今年雖然增幅超過50%,但由于運輸瓶頸和復雜的物流,難以快速回流至倫敦以緩解當地的短缺。疊加白銀上漲行情導致相當數量的白銀庫存被投資鎖定,因此實際的現貨流動性告罄,這是近期倫敦白銀市場出現擠倉的原因。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全球最大白銀ETF——IShares Silver Trust白銀凈持倉量達15769.78噸,較上半年末增加約900噸。
面對快速上漲的銀價,機構紛紛提示風險。高盛認為,從短期來看,白銀的波動性和下行風險明顯高于黃金。
“白銀市場規模大約是黃金市場的九分之一,因此價格波動更容易被放大。”高盛在報告中表示,即使是投資資金短期回流,也可能引發白銀價格大幅回調。
更關鍵的是,與黃金不同,白銀缺乏央行買盤作為價格支撐。高盛表示,歷史上,金銀價格比保持在45到80的區間,但自2022年以來,隨著央行購金激增,黃金與白銀脫節,即使在沒有私人投資流入的情況下,黃金價格也被推高。
業內人士提醒稱,白銀投資機會與風險并存,后市走向仍取決于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新能源需求增長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等因素。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配置。
(來源: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