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0.4個百分點。盡管面臨外部壓力加大和內部困難較多的復雜局面,中國經濟“穩”的格局、“進”的勢頭、“韌”的特性沒有改變,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
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為高質量發展拖穩底盤,也為長遠發展蓄勢增能。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量達到39679億元,同比多增1368億元,對于超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說,穩定發展殊為不易。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外貿展現強大韌性,貨物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這都證明了中國經濟充滿了活力。
政策發力顯效,綠色、創新“勢能”向經濟“動能”不斷轉化。今年以來,各方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結構不斷調優、新舊動能有序轉換。前三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35.9%、16.7%,“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進展,電力增長動能強勁,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約1.7個百分點。同時,外貿新動能成長壯大,“新三樣”產品出口兩位數增長等等。在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亮點頗多。新質生產力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壯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增長最穩定、最可靠的動力源。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地緣政治沖突等問題頻發。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季度4.8%的經濟增速水平仍明顯高于多數主要經濟體。三季度經濟總量達35.5萬億元,超過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24年全年經濟總量。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背后蘊藏著深刻的內在邏輯,是體制優勢、供給優勢、需求優勢、人才優勢等多種因素協同聯動、系統集成形成強大合力的結果。
展望下階段,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但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我們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加力提效實施逆周期調節,持續用力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不斷增強內生增長動能,力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稿件來源:人民網)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