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全球大型商品漿生產商書贊桉諾成功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第二期熊貓債,規模為14億元人民幣。
熊貓債券是指境外機構在我國境內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境外主體發行熊貓債,尤其是2023年以來,熊貓債市場加速擴容。
Wind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熊貓債發行規模先后邁上1500億元和1900億元臺階,接連創歷史新高。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來已發行熊貓債93只,發行規模1511.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7月末,熊貓債累計發行規模突破1萬億元,成為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里程碑。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熊貓債市場的擴容緣于多方面因素:政策支持增強,流程優化,發行便利度提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境外主體人民幣融資需求上升,推動熊貓債發行活躍;境內利率環境友好,利率下行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發債意愿;投資者結構多元化,機構投資積極性提升,市場流動性增強;中外經貿合作深化,共建“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推動境外企業在華融資需求上升。
展望未來,熊貓債市場有望繼續擴容。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負責人日前表示,鼓勵和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熊貓債。
國盛證券研報認為,當前,熊貓債市場憑借高信用資質底色、人民幣資產國際化紅利及跨境融資場景需求,已發展成為連接境內外資本市場、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核心債券品種之一。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持續提升,疊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熊貓債市場擴容潛力與增長動能不容小覷。
對于如何助力熊貓債市場更好地擴容提質,明明認為,要繼續完善制度體系,推動熊貓債規則與國際標準接軌;拓寬發行主體范圍,吸引更多主權機構、多邊開發銀行及高信用企業參與;豐富產品類型,重點發展綠色、可持續、科技創新類產品;提升市場流動性與定價能力,完善收益率曲線;優化跨境資金管理,改善資金回流機制,提高人民幣使用便利性與吸引力。
(稿件來源:證券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