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以來,全球貴金屬市場迎來“狂歡時刻”。10月13日,倫敦現貨黃金沖破4080美元/盎司,年內漲幅超55%;現貨白銀歷史最高價刷新至51.714美元/盎司,年內漲幅更突破76%。金價飆升帶動國內金飾價格突破1120元/克,社交媒體上“囤金囤銀”熱潮涌動,投資者跟風追高情緒升溫。
在此背景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銀行密集發布貴金屬風險提示,已有銀行上調貴金屬業務投資門檻。分析人士稱,銀行提高投資門檻、密集發布風險提示,既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免受高風險沖擊,也能降低銀行自身的聲譽風險和合規風險。
一路飆升的貴金屬
10月以來,全球貴金屬市場迎來歷史性行情,國際黃金、白銀價格接連突破歷史關口,漲勢之猛、速度之快,超出年初市場預期,上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貴金屬狂歡季”。
從金價表現來看,繼10月8日倫敦現貨黃金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10月13日盤中,金價歷史最高紀錄刷新至4085.25美元/盎司,較年初漲幅超55%。
拉長時間線來看,年初倫敦現貨黃金從2625美元/盎司起步,彼時基于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謹慎收緊、全球經濟溫和增長的判斷,多數機構對黃金全年漲幅的預測僅為15%—20%。然而市場走勢遠超預期,隨著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全球央行加碼購金,疊加美元信用體系面臨挑戰,金價從3月起開啟階梯式上漲:3月14日首次突破3000美元/盎司,4月內先后觸及3300美元/盎司、3500美元/盎司關口,隨后進入3300—3600美元/盎司區間震蕩蓄力。9月,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的政策信號,成為推動金價加速上行的關鍵轉折點。9月23日金價快速拉升突破3800美元/盎司,10月僅用一周時間便邁過4000美元/盎司大關,漲勢驚人。
金價的飆升直接傳導至消費端。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老鳳祥、六福珠寶等國內知名珠寶品牌的金飾價格同步上漲,部分品牌金飾價格一度突破1120元/克,較年初的800元/克左右漲幅超40%。
白銀市場同樣表現強勁,10月9日,現貨白銀價格迎來歷史性突破,盤中首次站上50美元/盎司關口;截至10月13日,現貨白銀盤中最高觸及51.714美元/盎司,年內漲幅超過76%,成為貴金屬市場中“漲幅黑馬”。
談及貴金屬價格飆升的表現,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分析稱,這一強勢行情由多重因素驅動。對于黃金來說,首先,市場對美聯儲后續降息及衰退預期不斷升溫,加劇全球投資者對美元信用穩定性的擔憂,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配置價值隨之凸顯。其次,美國政府停擺事件進一步加劇政治層面的不確定性風險,市場避險情緒因此再度升溫,推動資金向黃金資產聚集。另外,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操作,為金價上行提供支撐,成為推動金價走高的重要力量。
“而從白銀來看,其具備強商品屬性與弱貨幣屬性,從金銀比(即每盎司黃金與每盎司白銀的價格比值)維度來看,當前該比值處于相對高位。”高政揚進一步補充道,基于市場“均值回歸”邏輯,在黃金價格持續上行的帶動下,白銀具備補漲需求,推動白銀價格不斷走高。同時,在中小投資者群體中,白銀因單價低于黃金、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成為配置的重要補充選擇,在黃金牛市的帶動下形成“跟漲效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白銀價格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多家銀行發布風險提示
隨著黃金、白銀價格接連創下歷史新高,國內投資市場的“追漲”熱情也同步升溫。據觀察,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囤金囤銀”已成為熱門話題,不少投資者主動分享自己的投資經歷與攻略。
“從今年3月開始每月定投黃金ETF,現在收益率已經超過40%,真后悔當初投少了!”一位用戶曬出的黃金ETF持倉截圖顯示,其通過某基金平臺持有的黃金ETF金額已達5萬元,下方評論區近百位網友留言追問“如何上車”“現在買入還來得及嗎”,部分用戶甚至表示“準備把基金贖回,全部轉投黃金”。
面對貴金屬價格的劇烈波動和投資者的“追漲”熱情,多家銀行迅速行動,通過發布風險提示、調整業務規則等方式,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防范市場風險。10月10日,建設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明確指出“近期國內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提升”,并提醒廣大投資者“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范意識,合理控制倉位,及時關注持倉情況和保證金余額變化情況,理性投資”。
同日,工商銀行也在官方網站發布關于防范貴金屬價格波動風險的提示。該行表示,近期影響市場不穩定的因素持續增加,貴金屬價格波動較大。建議投資者關注市場變化,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基于自身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合理安排貴金屬資產規模,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除了風險提示,部分銀行還通過調整業務規則,間接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10月11日,工商銀行發布《關于調整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的通告》,明確自10月13日起,將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即積存起點金額)由850元上調至1000元,不過“按克數積存”的起點仍保持1克不變。工商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將持續關注貴金屬市場波動情況,適時對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進行調整。
寧波銀行也于10月9日在官網發布關于調整貴金屬積存金業務(含積存計劃)起購金額的公告,該行自2025年10月11日起將積存金起購金額由900元調整為1000元,按重量起購克數維持1克不變。若購買金額不足1000元的,交易申請將無法成功提交。
“當前黃金、白銀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波動率顯著放大,投資者‘穿倉’、投訴的風險同步上升。”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銀行通過提高投資門檻、上調保證金、密集發布風險提示等方式,本質上是在“過濾”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散戶投資者,既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免受高風險沖擊,也能降低銀行自身的聲譽風險和合規風險,是市場高位時的必要風險防控措施。
面對當前“高波動、高熱度”的貴金屬市場,投資者究竟該如何操作?高政揚建議,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在當前金價處于歷史高位的背景下,配置黃金更需秉持理性與策略。長期投資者或可考慮將黃金納入資產組合,作為對沖風險的工具,但應避免一次性重倉入場,或可采用定期投資策略,每月固定投入一定金額購買實物黃金或黃金ETF,以平滑市場波動帶來的沖擊。需牢記的是,黃金的核心價值在于長期保值,而非短期投機,應避免在市場情緒高漲時盲目追高。投資者需結合自身財務狀況與風險偏好,合理配置黃金資產的比例,避免資產過度集中。
來源:北京商報 孟凡霞 周義力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