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非車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非車險領域正式啟動“報行合一”。中國人保、平安產險、中國人壽財險等機構表示,堅決擁護并全面貫徹落實監管要求,把《通知》精神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內在動力和行動指南,全面提升公司質量效益與發展韌性,為促進財險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強化內部管理 落實監管要求
所謂“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實際執行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要與向監管部門報送的備案材料保持一致,不得通過虛列費用、拆分保費等手段突破備案標準。
《通知》明確非車險業務“報行合一”要求,提出加強費率管理,嚴格條款費率使用,優化考核機制,健全保費收入管理等。
據了解,“報行合一”已在車險領域取得明顯成效,有效推動了行業降本增效。財險業綜合成本率創近10年來最低,綜合費用率創近20年來最低。
“非車險‘報行合一’有助于行業回歸保險本源,推動行業主體更加準確研判風險,做好風險減量服務,充分發揮保險業‘兩器’功能,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實體經濟。中國人保將全面貫徹落實監管要求,堅持合規經營,為促進財險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中國人保表示,“我們將落實非車險‘報行合一’作為2025年重要工作任務。公司層面,成立非車險‘報行合一’工作專班,建立集團指導、子公司總部統籌、分支機構協同的工作機制,專項推進;行業層面,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導下,協同主要主體在山東、云南等區域推進‘見費出單’。”
當前,非車險業務快速發展伴隨承保不規范、費用過高、持續虧損等問題。平安產險表示,《通知》頒布正當其時,是引導行業回歸保險本源的重要舉措,將推動行業主體更加準確研判風險,做好風險減量服務,充分發揮保險功能,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實體經濟。
“平安產險將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為此,公司已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度參與相關工作,積極推進條款備案、系統改造等準備工作,全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加強產品創新與服務優化,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風險保障服務,確保在11月1日新規正式實施時全面達標。”平安產險表示。
中國人壽財險表示,公司將積極貫徹落實《通知》要求,聚焦合規、質量、效益,強化條款費率和中介管理,第一時間開展政策解讀、宣導,切實推進非車險“報行合一”工作走深走實,保障非車險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維護消費者和市場的長期穩定。
轉變經營理念 堅持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非車險業務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行業非車險保費收入7770億元,近5年的年均復合增速達10%以上;保費占比由2020年的39%提升至46%。
據了解,為做好非車險“報行合一”,中國人保已參與和預先啟動多項重點工作,包括參與首臺(套)、首批次保險及安責險行業示范產品研發、預先啟動非車險產品改造工作、全面啟動非車險費用治理等。
比如,在預先啟動非車險產品改造中,中國人保對現有非車險產品和條款進行全面梳理和系統性評估,率先啟動企財險、雇主責任險和安責險產品改造與定價模型升級,從源頭保障符合“報行合一”的政策要求。在全面啟動非車險費用治理中,中國人保制定《營銷費用治理優化工作方案》,優化營銷費用管理模式,從產品、客戶、團隊維度明晰費用應用場景、列支形態和配置規則,實現產品、業務與營銷場景的精準匹配和閉環管理,確保費用支出真實、透明、合規。
“《通知》明確要求財產保險公司加快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型。這一導向有利于推動公司優化業務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形成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平安產險表示,將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合理降低保費規模、業務增速、市場份額的考核權重,強化合規經營、提升質量效益、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考核權重,引導各層級科學規劃業務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韌性。同時,《通知》的實施有助于遏制市場無序競爭,推動構建公平、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非車險業務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保險保障。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朱艷霞 房文彬)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