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商所聯合湖南省委金融辦、湖南證監局、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中國期貨業協會等近日在長沙舉辦“湖南省政府部門干部期貨衍生品業務專題培訓班”。此次培訓班旨在發揮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進一步協同國資、審計、金融、稅務等系統單位,更好地服務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管理經營風險。
據了解,湖南省及各地市國資、審計、金融、稅務等系統各業務條線干部及部分省管企業高管共160余人參加培訓班。此次培訓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期貨衍生品市場概覽及功能作用介紹,二是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政府部門如何看待國企期貨套保業務,四是期貨衍生品業務財務處理及合規審計要點解讀。
目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愈發復雜,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增強。從上市公司來看,2024年1503家A股實體上市公司發布套保公告,期貨套保參與率為28.6%,較往年有較大增長。今年年初至今,更有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公司等積極參與期貨交易,靈活運用期貨、期權工具管控經營風險,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國期貨、期權市場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市場規模和容量足以為國有企業等提供各類創新型金融服務。截至今年7月底,期貨市場資金總量約1.82萬億元,較2024年年底增長11.6%,其中包括產業客戶在內的一般法人客戶權益較2024年年底增長18.5%,增幅顯著。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產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參與期貨套保能提升經營穩定性,增強產業鏈韌性,但期貨市場的保證金、交割、結算等制度,也對相關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國資部門涉及企業套保業務的監管和風控,現貨管理部門涉及大宗商品價格監測,財稅、審計、金融等部門涉及企業套保的稅務處理、事后審查、資金支持等。為此,活動特邀各級政府相關條線的領導干部參與,旨在協同政府部門形成監管共識,更好地支持實體企業運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高度重視期貨市場的發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對企業套保業務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與此同時,我國期貨市場已經具備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規模和能力,在服務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鄭商所不僅是交易平臺的提供者、市場秩序的維護者,更是產業服務的賦能者和市場生態的建設者。”上述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鄭商所愿立足平臺優勢持續努力,賦能企業利用期貨市場提升經營穩定性。例如在湖南設置菜粕、尿素等品種期貨交割庫,有效服務企業套保交割;與道道全糧油、隆科農資等企業合作開展產融基地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攜手服務上下游風險管理;支持會員單位等在湖南舉辦各種培訓活動,并擬為東方天潤、云錦集團等企業參與套保提供相關支持,更好服務當地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穩定經營。
湖南省委金融辦相關人士表示,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期貨市場定位與功能,對于各級政府干部提升履職能力、服務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湖南期貨市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與湖南農業大省、制造業強省的產業基礎深度融合。各級干部要聚焦賦能、深化協同,以學促干、學以致用,不斷提升金融思維和金融工作能力。
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功能發揮及服務實體經濟、套期保值業務及財務處理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可以進一步提升政府部門系統干部對期貨業務的理解,助力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
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導李強表示,我國期貨市場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法規與政策支持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同時期貨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條件已經具備。另外,我國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已發生根本變化,國際化步伐加快,這既為實體企業運用期貨工具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對政府部門的監管能力、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各級政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需具備一定的期貨衍生品業務專業知識,正確看待國有企業開展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才能更好地協同市場各方力量,破解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難題,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動能。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喬林生)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