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得津津有味的外賣,有可能出自一些衛生環境堪憂的無堂食小店。經營場所環境臟亂、食品加工制作失范、“一址多店”、一證多用……目前,仍有部分“幽靈”餐廳提供食物的場地達不到食品安全要求,存在食材可能受到污染、變質或過期等風險。無堂食外賣從業門檻低、點多面廣,加上競爭激烈,食品加工過程大多“不對外”,對此,有必要強化監管,把好外賣“入口關”。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強制性規范或標準,確保經營場所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從源頭杜絕“黑廚房”滋生。另一方面,加大無堂食外賣線上信息核對、線下執法檢查力度;鼓勵消費者、外賣騎手舉報投訴,加大曝光力度,提高失信違法成本,讓每份外賣都吃得安心、放心。
(稿件來源:經濟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