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乘客們登上達喀爾快速公交系統項目的公交車。王子正攝
10月7日至8日,由塞內加爾投資與大型工程促進署(APIX)主辦的第二屆塞內加爾投資論壇在該國首都達喀爾近郊的迪亞姆尼亞久市舉行。作為落實《塞內加爾2050愿景》的重要平臺,論壇旨在吸引國際投資、促進務實合作、推動經濟發展。
2024年11月,塞政府提出《塞內加爾2050愿景》長期發展規劃,此后推出《2024—2035戰略總體規劃》與《2025—2029五年計劃》等初期階段細化方案,致力于為塞發展創造投資機會。在本次論壇開幕致辭中,塞內加爾總統法耶表示,論壇將聚焦產業投資,包括資源型原料深加工、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制造業和增值服務等領域。期待各方與塞方加強合作,共建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法耶宣布,為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將著力構建法律保障體系,已修訂并頒布新版《投資法》,將在今年底前完成《稅收總法》《海關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公共采購法》等相關法律的修訂,同時優化《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法》與《經濟特區法》。
作為國家招商引資的核心機構,APIX也致力于簡化行政流程,提升服務水平。近期,該機構設立單一窗口,集中處理投資審批、優惠制度申請、項目核準等手續,投資者在一個窗口即可完成多個部門流程。同時推出電子平臺,外國公民可在線辦理公司注冊,整個流程可在1小時內完成。論壇期間,APIX展位面向國內外投資者提供項目對接、政策咨詢與落地支持等服務。
平行展會亮點紛呈
論壇期間,平行展會在塞內加爾阿卜杜迪烏夫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各大金融機構、企業紛紛亮相。
主展廳云集了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IFC)、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西非銀行、非洲銀行等多家金融與發展機構,為各領域成熟項目提供融資支持。IFC負責人在現場明確把塞內加爾旅游業列為重點投資領域,此前,該機構已投資參與建設達喀爾濱海Azalai酒店。
2024年起,中國新能源車加速“出海”塞內加爾,憑借優良品質“圈粉”無數,但是,當地充電設施覆蓋不足是新能源車市場發展受限的主要瓶頸之一。為此,3MD能源公司借展會契機推廣自家生產的充電樁,該公司負責人塞伊杜表示,公司已在6座位于城市主干道的加油站安裝充電樁,其便捷可靠性受到一致好評。
塞內加爾光伏行業前景廣闊。中國能建展位一位負責人員表示,公司目前在塞內加爾正在籌備尼亞哈爾光儲項目的實施,項目位于法蒂克省,將新建一座30MWp光伏+45MWh儲能的混合電站,電站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63.24GWh,將大幅提高當地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同時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現有電網的比例,預計每年減少32000噸碳排放。
據統計,塞內加爾每年糧食進口花費約13億美元,亟需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保障糧食安全。塞內加爾國家農業創新與發展局(ANIDA)致力于實現土豆、洋蔥等農產品自給自足,提出聯合個體農戶共同成立合作社的理念。展臺負責人恩代耶介紹,每個社區農業合作社面積約為200公頃,由10個片區組成,包含灌溉設施、存儲設施、加工設施,商店和菜地、溫室、牧場、魚塘。她說,每個合作社投資額約為500萬美元,目前已在考拉克、法蒂克、蒂埃斯等省份的農村地區開啟試點。談及項目前景,恩代耶信心十足,她表示,長期目標是在塞內加爾成立100個合作社。
展覽簽約成果豐碩
沙特阿拉伯是本次論壇主賓國,一批該國企業代表和投資者出席展會現場。今年7月,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與塞內加爾政府正式簽署一項海水淡化項目協議,建成后將為達喀爾及其周邊地區每天提供40萬立方米的飲用水。本屆論壇期間,該項目作為雙邊合作亮點被APIX重點宣介。未來,塞方希望與沙特密切合作,在農業、漁業、畜牧業、基礎設施和能源等領域吸引更多投資。
魚肉是塞內加爾人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近年來,該國海洋漁業捕撈量有所下降,面對需求缺口,淡水養殖行業正加速起步。塞內加爾國家水產養殖局(ANA)負責人烏馬爾表示,公司在法蒂克、濟金紹爾等主要城市建設有淡水魚養殖基地,基地內部配套有飼料廠和加工廠,主要面向市場供應埃及塘鲺及羅非魚等經濟魚類,適宜條件下魚苗經一年養殖即可上市,烤魚是當地餐桌上的常客。談到發展障礙,烏馬爾說,養殖基地多分布在塞內加爾河及其支流沿岸地區,旱季期間降水驟減且蒸發加劇,部分區域淡水變咸水,不利于養殖,為此,必須引入資金以開展標準化魚塘建設。
以大熊貓、中國結等中國元素點綴的中國企業展區成為展會焦點。20家企業現場參展,集中展示了5G通信、機器人、無人機、新能源汽車、低碳技術等中企在塞實踐成果和未來合作愿景。除了標志性項目外,中國中小企業也在積極開拓當地市場。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李女士稱,公司正利用當地豐富的碳酸鈣礦石資源,生產超(微)細重鈣粉、室內外膩子粉及各類防水材料,可廣泛用于塑料、橡膠、涂料、造紙、裝修等行業。
與主展廳相鄰的藝術展廳內,位于場地中央的猴面包樹造型展臺上陳列的茶葉、精油等展品最受關注。據了解,茶葉展品均來自中國,通過與當地特有香料混合炒制,香氣濃郁,甜度“爆表”,頗受當地人青睞。家居、織物等“非洲味”展品色彩明艷、裁剪有型,展現出塞內加爾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論壇成果豐碩。塞內加爾總理松科在閉幕式致辭中說,本屆論壇吸引了來自60個國家的11000余名參與者,期間簽署50余個合作協議,預計投資總額達到132110億西非法郎,約合230億美元。他表示,這些數字反映出投資者對塞內加爾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方論壇反響熱烈
10月8日,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李志剛和塞內加爾總統特別代表、塞內加爾經濟、規劃與合作部長阿卜杜拉赫曼·薩爾共同出席主題為“中國企業助力塞內加爾發展”的中國企業投資論壇。塞政府官員,中企協會、150多家中塞企業和商協會代表等共300余人出席。
薩爾在致辭中說,幾十年來,塞中兩國攜手構建了以南南合作為基礎、以共同發展為導向的伙伴關系。兩國互利合作成果豐碩,為塞內加爾產業轉型與經濟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塞方誠邀中國企業投資農業、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愿與中方共同探討面向未來的經濟合作新模式,共同譜寫互利共贏新篇章。
塞內加爾農業、糧食主權與畜牧業部長馬布巴·迪亞涅說,中國企業長期以來以專業精神和創新能力贏得塞內加爾社會各界廣泛贊譽,為推進當地農業現代化、促進就業和保障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志剛說,中國是塞內加爾發展振興的同路人、好兄弟。中國是塞第一大貿易伙伴,對塞投資存量超過4.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1.1萬個就業崗位。舉辦此次論壇是兩國工商界落實中塞領導人戰略共識的重要舉措。未來,中方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塞內加爾2050愿景》深入對接,助力塞推進工業化、數字化與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方將繼續擴大開放共享,促進民心相通,實現兩國友好合作,彼此成就、共同發展。
論壇期間,中塞雙方簽署能源、金融、環保等多項合作協議。中國駐塞使館發布《塞內加爾投資指南》,成為中企在塞投資興業的重要參考。目前,已有逾100家中資企業在塞內加爾開展投資經營,業務涵蓋公路、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鋼鐵、陶瓷、建筑材料等制造業投資,以及新能源、數字技術等領域,成為推動中塞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
此次論壇是第二屆塞內加爾投資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論壇充分展現中國企業良好伙伴形象,便利中塞雙方凝聚共識、對接需求。接下來,中塞雙方將攜手并進,維護好在塞營商環境,切實把“論壇流量”轉化為“經貿增量”,收獲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
來源:中國經濟網 林家全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