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召開“十五五”資本市場規劃上市公司和行業機構座談會。會上,大家建議“進一步豐富A股市場指數、ETF、衍生品等產品服務體系,更好服務居民財富保值增值”。這一建議不僅呼應了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更指向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層布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近年來,A股指數體系持續完善,呈現出精細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筆者認為,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背景下,進一步豐富A股指數體系具有多方面的深遠意義。
其一,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端生態,拓寬資產配置工具。
隨著市場利率中樞趨勢性下行,投資者對提升投資組合收益彈性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多樣化指數開發的ETF等產品,能使投資者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布局高成長賽道、實施特定策略或進行全球資產配置。豐富的指數產品還能適配不同的風險偏好與投資目標,為各類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工具化的資產配置選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水平。
其二,提升資本市場定價效率,驅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豐富而健全的指數體系有助于促進指數化投資發展。以各類指數為跟蹤標的的指數基金等產品,通常由具備專業投研能力的機構管理,這些機構對相關行業和個股擁有更深入、更前瞻的價值發現能力,這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此外,多樣化的指數產品能更好地匹配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的配置需求,吸引更多長期資本入市,增強市場的內在穩定性。
此外,企業為爭取納入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重要指數,往往會更加注重市值管理、優化公司治理、加大研發創新投入。這種“指數引導”效應,有助于推動上市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和財務規范水平,從整體上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高,形成良性循環。
其三,服務國家戰略,促進資本與產業高效協同。
完善的指數體系猶如資本市場的“導航系統”。傳統寬基指數反映市場整體走勢,而豐富的行業指數、主題指數(如人工智能相關指數)則能精準引導資金流向國家戰略重點領域與優質企業,提升資本配置效能。指數不僅是市場“測量儀”,更是政策“傳導器”。“硬科技”等主題指數的推出,可有效傳遞政策導向,凝聚市場共識,形成“政策—資金—產業”的良性循環,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其四,促進資本市場更加成熟與開放,提升A股國際影響力。
成熟的資本市場,往往具備成熟的指數體系。目前,全球資本配置A股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國際指數公司編制的指數,這意味著國際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據國際指數公司制定的“標準”來為A股定價。進一步豐富A股指數,特別是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寬基指數并發展相關衍生品,不僅能為國內中長期資金提供有效的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工具,還有利于增強中國資本市場的定價能力和全球吸引力。
綜上,進一步豐富A股市場指數體系,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基礎性工程。它通過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最終實現多方共贏:投資者的工具日益豐富,市場運行更趨高效,產業升級獲得資本賦能,A股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展望“十五五”時期,加快建設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指數體系,必將為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來源:證券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