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 近期,銀行業信用卡風險管控動作頻頻。建設銀行率先在官網發布公告,明確加強信用卡溢繳款管理,設定存取限額并動態調整;海南農商銀行、齊魯銀行等多家機構也相繼跟進類似舉措。
與此同時,針對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員工,以“辦大額信用卡”“提額”為名推銷POS機實施詐騙的行為,多家銀行同步發布風險提示。
業內人士指出,系列舉措既是防范洗錢等非法資金轉移的必要手段,也是凈化信用卡用卡環境、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關鍵行動。溢繳款管理設限
建設銀行公告顯示,為保障客戶用卡安全與權益,要求用戶使用本人賬戶按賬單或透支金額還款,在此基礎上,將對信用卡溢繳款的存入、轉出設定限額,且限額會結合風險情況動態調整。
建行特別強調信用卡使用紅線:僅限本人日常消費,需保證交易真實合規,不得出租、出借、出售信用卡,不得利用信用卡接收他人不明資金,也不得以虛假交易、溢繳款轉出、取現等方式轉移卡內不明資金,嚴禁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等非法行為。
所謂信用卡溢繳款,指持卡人還款時超出應還金額的部分,或賬單結清后留存卡內的資金,多源于誤操作還款、重復還款或消費退款。看似“閑置款”,卻被洗錢團伙盯上——隨著儲蓄卡管控趨嚴,不法分子通過租借、購買他人信用卡,將違法所得以還款或轉賬形式變為溢繳款,再通過虛假商戶POS消費,將資金轉為商戶結算款并分散轉移,最終實現取現變現。
這種情況并非建行個例,今年以來,海南農商銀行、齊魯銀行、滄州銀行等多家機構已陸續發布溢繳款調整公告,通過設定限額、規范存取等方式,堵住非法資金轉移漏洞。
嚴打POS機詐騙信用卡風控升級的同時,POS機相關亂象也成為銀行重點警示領域。近期,貴陽銀行、農業銀行廣州分行等多家機構接連發布風險提示,直指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員工實施的POS機詐騙。
9月18日,貴陽銀行明確,有不法分子以“辦理大額信用卡”“信用卡提額”為噱頭推銷POS機,實則通過收取押金等方式詐騙,已造成客戶資金損失。該行強調,工作人員辦理信用卡業務時,絕不會以搭售POS機為由承諾提額或辦卡,更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農業銀行廣州分行也提示,正規POS機押金需在網點繳納并出具憑證,對上門服務收取費用的情況要高度警惕,且合規機具需帶有銀行明確標識。據介紹,不法分子常用話術包括“辦信用卡贈POS機”“辦POS機可提額”“POS機與信用卡必須綁定激活”等,還會以“會員費、激活費、流量費”名義收費,或承諾“降低辦卡門檻、流水養卡、預繳費用返還”,這些均為假冒行為。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POS機作為資金流轉關鍵硬件,被不法分子利用用戶“辦卡、套現”的灰色心理,冒充銀行或支付公司行騙。這種亂象不僅損害銀行品牌信譽,還擾亂收單市場秩序,抑制合規商戶用卡需求。他建議,銀行需加強信用卡資金流、信息流監控,對異常充值、刷卡行為實時預警;支付機構要落實“一機一戶”和商戶實名制,通過多維度數據交叉驗證風險,與銀行共享信息,對高風險POS終端動態限額或關停,從源頭遏制非法交易。
對消費者而言,使用信用卡時需嚴守“本人用卡、真實交易”原則,勿出租出借卡片;遇到“辦卡提額贈POS機”“收取POS機押金”等情況,務必通過銀行官方渠道核實,避免落入詐騙陷阱,共同維護安全的信用卡使用環境。
來源:城市金融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