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外匯管理局10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387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65億美元,升幅為0.5%。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25年9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震蕩,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外儲規模料保持基本穩定
“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創2015年12月以來新高。這表明,我國防范化解各種沖擊的能力繼續提升。”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說。
從資產價格變化角度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分析,9月全球金融市場資產價格總體保持漲勢,資產價格重估提升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
展望后續,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按不同標準測算,當前我國略高于3萬億美元的外儲規模處于適度充裕水平。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在外部環境波動幅度加大的背景下,適度充裕的外匯儲備規模將為保持人民幣匯率處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撐,也能成為抵御各類潛在外部沖擊的壓艙石。
國際金價持續上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406萬盎司,環比增加4萬盎司,為我國央行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
龐溟表示,我國央行已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但增持規模略低于前幾個月。這種情況表明,我國央行繼續在優化儲備結構、擴大黃金儲備規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標間保持動態平衡。
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國際金價持續上行。Wind數據顯示,COMEX黃金期貨上漲1.41%,至4060.9美元/盎司;倫敦現貨黃金上漲1.37%,至4038.9美元/盎司,兩者盤中最高分別達到4063.4美元/盎司、4040.4美元/盎司,其中倫敦現貨黃金為歷史上首次升破4000美元/盎司關口。
“9月份金價累計漲幅超過10%,創十四年來最大月度漲幅。”龐溟說。
專家表示,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應對當前國際環境變化等角度出發,我國央行有望繼續增持黃金。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