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從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創新聯盟獲悉,我國通用金融信息傳輸系統(簡稱:GFIX系統)已正式接入航運貿易區塊鏈網絡。全國2700多家銀行可通過GFIX系統接入航貿鏈,與鏈上航運貿易企業進行全方位對接,在授信核驗、融資質押、支付結算等航運貿易金融服務的各領域實現雙向賦能、共同獲益。
GFIX系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建設、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的國家級金融信息傳輸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標準統一的金融信息傳輸服務。截至2024年底,GFIX系統參與機構包括2700多家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含農信社)和民營銀行等金融企業。
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創新聯盟表示,此次城銀清算通過建立轉換中心,將GFIX系統接入航貿鏈,實現了兩大基礎設施之間的高效數據互通。應用航運貿易區塊鏈網絡的自主可控、性能領先的區塊鏈技術,GFIX系統上的金融機構和航貿鏈上企業開展可信業務協同,一方面,鏈上航貿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高質量數據,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另一方面,眾多金融機構的總體接入模式也為航貿企業對接金融服務提供了便利。
浦發銀行介紹,通過GFIX系統訪問航貿鏈上的離岸貿易數據,開展進口貨物的數據真實性核驗,原來需要人工多次核驗,現在通過鏈上數據協同,一次驗證便可完成。上海浦東新區一家倉單登記機構負責人也表示,平臺開展倉單質押融資業務需要對接數十家銀行,傳統方式下,平均每家銀行的對接時間在半年以上,而通過“航貿鏈+GFIX”,平臺未來可以通過一次實現與眾多銀行協同,大幅提升了對接效率。
2023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發布主席聲明,提出:推進航運貿易數字化。中國寶武、中遠海運、招商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保等中央企業、金融機構,與上港集團、深圳南方電子口岸、重慶陸海新通道、上海數據集團、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等骨干單位,共同組建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創新聯盟,圍繞航運貿易關鍵環節的需求,應用我國自主可控、性能領先的長安鏈,建設航運貿易區塊鏈網絡,鏈通高價值數據,持續推動在港航運行、物流運輸、金融服務等航運貿易重點場景的應用,不斷實現航運貿易降本增效。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作 李國輝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