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原來有這么多內容和企業有關啊!”
“是的,民法典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平等的法律保護,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咨詢。”
5月25日,寶雞市金臺區人民法院開展了“黨建+營商環境”活動,法官干警走訪某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公司在黨建、內部管理、企業文化、產品銷售和常見的法律問題等方面,從司法審判實際出發,進行現場答疑解惑,并提出合規建議。
中心工作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正是金臺區法院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
黨建引領發揮優勢
金臺區法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建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助力企業健康發展的最佳結合點,把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今年以來,該院組織各黨支部開展入企宣講服務10余次;邀請市、區政協委員,區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商會企業代表,以及媒體記者開展交流座談5次。該院還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黨員干部學習研究的重要內容,調查了解企業訴求,實現精準對接,幫助企業規避法律風險。
與此同時,金臺區法院用好“黨建+”模式,拓寬立案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推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立案制度,減少當事人訴累;強化審判節點,堅持做好結案規劃,嚴格審限管理,推行繁簡分流,保持收結案良性循環;增強執行力度,與相關部門做好聯動機制,嚴格遵守執行階段相關制度,做到善意文明執行,減少糾紛解決成本。
橫向支撐縱向發力
“法官,對方購買的這款破壁機就這些功能,要求我們電器專賣店賠償不合理啊!”“你們廣告宣傳可不止這點功能!”一起買賣合同糾紛的當事雙方爭論不休。最終,通過“商會+法官”聯動協調機制,在承辦法官與商會會長的共同努力下,這起糾紛得到了妥善化解。
金臺區法院搭建“一站”“一室”兩個平臺作為橫向支撐、組建“兩支隊伍”縱向發力,緊盯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打造司法服務保障網。
“一站”即成立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解中心駐金臺區法院工作站,由遍布全國的1600余名行業調解員“云上”調解涉企糾紛,調解成功率達63%。“一室”即區法院與區工商聯成立“商會+法官調解工作室”,法官以網格化服務形式嵌入商會、重點企業中,實現法商聯調機制,妥善化解各類涉企糾紛。
該院成立了司法服務志愿者隊伍,組織員額法官結對幫扶全區商會13個、重點企業37戶,實行網格管理、“一包到底”;組建“金法徽”司法服務團,由區法院院長擔任團長,下設勞動爭議、建設工程、買賣租賃等服務專班。今年以來,專班負責人帶領網格法官前往負責區域開展交流座談活動4次,對普遍性、趨勢性等涉企問題深入分析研判,及時預警,為企業排憂解難。
“三聯”聚力為企解難
通過“一對一”服務聯動 、“總對總”線上聯調、“面對面”宣講聯防,金臺區法院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前端化解涉企糾紛。
金臺區法院法官與企業建立“一對一”風險防控聯絡群,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矛盾糾紛,及時釋法析理,提出解決方案,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今年以來,法官深入企業調研座談10余次,累計幫企業解決法律難題200余件,挽回企業經濟損失200余萬元。該院將涉企案件推送到全國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平臺,由入駐平臺的行業調解員“云上”調解結案121件,有效節省了企業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平臺自成立以來,累計化解各類糾紛422件,涉及金額1600余萬元。法官還常態化到企業“面對面”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風險研判等服務,引導企業提前預防法律風險、促進企業規范經營,同時及時回訪,鞏固糾紛化解成效,從源頭上減少訴訟風險。
五措并舉服務加速
“法官,貨款我收到了!沒想到通過訴前調解,我們不但沒交訴訟費,還這么快就收到了貨款,謝謝你們。”5月11日,某企業負責人向金臺區法院熱線服務平臺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金臺區法院通過精準實施全天熱線服務、追蹤問效、走訪交流、巡回送法、年終總結考評五項措施,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
該院開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熱線,專人接聽、專人解答,全天候提供法律服務,及時解答企業、群眾法律咨詢;“兩支隊伍”通過“一站”“一室”線上線下溝通,對營商環境相關問題分類登記、建立臺賬,每周電話或實地回訪,直到問題化解;“兩支隊伍”每月到商會、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務,依法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依托法庭巡回審判點,設立涉企業糾紛網格審判點,開展“網格+巡回審判、巡回服務”。該院還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考評體系,壓實“兩支隊伍”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