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優騰“舌戰”字節跳動背后
長短視頻“流量之爭”
劍指短視頻,愛優騰又一次“并肩作戰”。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儼然成為“大型互毆”現場。愛奇藝、優酷、騰訊等長視頻平臺,集體炮轟短視頻平臺涉嫌“盜版”“侵權”——“打擊侵權就是鼓勵原創”、“希望B站能一直把原創短視頻當成自己的主要發展的目標”……
當天,短視頻平臺的代表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發文“回懟”:騰訊自己大力發展短視頻的同時,一直在攻擊短視頻行業。此后,字節跳動在官方公眾號發布長文,歷數三年來騰訊對于字節跳動的屏蔽和封禁。
面對共同“威脅”,原本競爭激烈的三家長視頻平臺站到了同一隊列。這已不是長視頻平臺第一次集體“聲討”短視頻。
4月9日,包括愛優騰在內的5家視頻平臺、53家影視公司以及15家影視行業協會發布關于保護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為。
20天后,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聯合發布聲明譴責B站,表示在《老友記重聚特輯》上線后幾小時內,B站就出現了大量侵權盜版視頻。而三家平臺是這一特輯的國內版權方。
角力間,這場平臺間的對抗再次升級。
●搶食
利益之爭:短視頻狂吸粉,長視頻平臺巨虧
無論是三家長視頻平臺對于B站、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原創希冀”“牢騷”以及“譴責”,還是騰訊和字節跳動之間的新一輪“聲討”“口水戰”,本質上都是現有視頻行業格局背后的利益之爭。
6月3日,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布的《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網民使用率95.4%,2020年泛網絡視聽產業規模破6000億元,較2019年增長32.3%。面對這一穩健發展的市場,各大視頻平臺持續角逐,但各方力量以及整體格局已經顯現。
《報告》稱,在6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短視頻領域的市場規模最大,達2051.3億元,同比增長57.5%;綜合視頻以1190.3億元規模位列第二,同比增長16.3%;網絡直播領域增長迅速,同比增長34.5%,市場規模達1134.4億元。
短視頻領域的市場規模已經是綜合視頻的近兩倍。而從用戶規模角度來看,截至2020年12月,用戶達8.73億,網民使用率持續走高,目前接近90%,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底層應用。此外,短視頻也成為吸引網民觸網的第二大因素。
短視頻蓬勃發展,主打長視頻的平臺卻集體顯得力不從心,盈利也變得愈加遙遙無期。
以愛奇藝為例,今年一季度,愛奇藝訂閱會員數為1.053億,而早在2019年的二季度,愛奇藝的會員數就已經超過了1億。兩年過去,會員數始終沒有進一步的突破性增長。事實上,去年一季度疫情期間,平臺訂閱用戶數達到1.19 億,是其歷史最高點。
伴隨用戶增長尷尬處境的,還有最根本的盈利指標。根據財報,從2015年到2020年,愛奇藝已經連續六年虧損,凈虧損分別為25.75億元、30.74億元、37.37億元、90.61億元、102.77億元和70.07億元,六年累計虧損超過350億元。
背靠騰訊的騰訊視頻以及背靠阿里的優酷情況也不樂觀。2019年,騰訊視頻擁有付費會員1.06億,全年虧損接近30億。相比之下,優酷土豆營收267億元,虧損106億元。
“難,長視頻行業太難了。這個行業是有盈利的企業,但是我們三家(優酷、愛奇藝、騰訊)什么時候能盈利?按照現在的生存環境,盈利指日可待那是癡心妄想。”阿里文娛總裁兼優酷總裁樊路遠在這次網絡視聽大會現場感嘆。
●追擊
騰訊、愛奇藝加碼,殺入短視頻求出位
面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異軍突起,長視頻平臺也一直在投入資源,尋求突破。其中包括繼續在長視頻內容上發力,比如持續投入自制綜藝和自制劇,試圖以獨家優質內容來吸引被短視頻占據注意力的用戶。
此外,推出自家的短視頻產品,和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同質化競爭。為了在短視頻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騰訊曾先后推出過十幾款短視頻產品,包括微視、企鵝看看、閃咖、MOKA魔咔、貓餅等,但絕大多數都沒有在市場上激起水花。
至今,獨立短視頻產品中只剩一個微視還在支撐,并且雖然被騰訊“舉集團之力”扶持,依然沒能成為爆款。
唯一顯現轉機跡象的是內置于微信的視頻號。依托于微信自身超10億的日活以及緊密的社交關系鏈,視頻號發展速度和潛力超過騰訊以往所有短視頻產品。去年6月,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朋友圈透露,視頻號日活已超2億,當時距視頻號推出僅5個月。盡管如此,視頻號與抖音仍然還有很大差距,騰訊對視頻號也在持續加碼。
愛奇藝同樣開啟短視頻試水。去年4月,愛奇藝推出短視頻興趣社區“隨刻”,緊接著又推出一款名為“隨刻創作”的短視頻制作App。
“隨刻”被寄予厚望。上個月,愛奇藝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后,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首次對外發出一封致股東信,他表示,愛奇藝App專注于娛樂視頻,隨刻App主要專注于興趣視頻。“興趣內容的特點是主題非常分散,內容和對應的用戶都非常長尾。用戶進入門檻高,但用戶黏性更強。目前這個模式在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愛奇藝在利用已有資源來開拓這一新市場上很有機會。”
實際上,2018年以來,愛奇藝推出過多款短視頻,包括姜餅、吃鯨、納豆、晃唄等,最終都沒有引起過多關注。
2020年,短視頻平臺的行業地位首次超過所有綜合視頻平臺。QuestMobile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大報告》顯示,月活躍用戶規模TOP5的短視頻應用為抖音、快手、快手極速版、西瓜視頻、抖音極速版。在這幾款產品面前,微視和隨刻依然屬于“弱勢力”。
●混戰
用戶時間“爭奪戰”將繼續,優質內容決勝負
面對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背靠BAT的“愛優騰”為何始終難以有質的突破?
業內對此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抖音、快手、B站已經搶占先機并且形成了自身的獨特調性。有人認為抖音、快手、B站太強大,用戶已經養成習慣,很難切換陣地,馬太效應在這個領域也再次應驗。
對于愛奇藝面臨的窘境,龔宇致股東信中表示,根源上還是缺乏優質內容。
互聯網世界對于流量的爭奪是永恒的,視頻行業的戰火硝煙不會停止,長視頻平臺已經在為競爭做準備。
4月15日,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將騰訊視頻、微視、應用寶整合成在線視頻BU,這是PCG自2018年9月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預示著騰訊在視頻領域內新的探索和嘗試。
5月14日,隨刻&愛奇藝號伙伴大會上,隨刻發布了全新的創作者扶持策略“追光計劃”,探討智能終端下多場景內容分發及多樣化商業化方式,從內容創作、分發、變現三方面深度賦能創作者和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長視頻平臺繼續在短視頻領域探索的同時,短視頻平臺也沒有掩飾其對于長視頻的野心。
去年疫情期間,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大手筆買下《囧媽》《大贏家》等影視作品獨播權,與BBC Studio達成內容合作協議,上線《文明》等上百部BBC紀錄片。此外,字節跳動還投資了吾里文化、秀聞科技、鼎甜文化、塔讀文學、九庫文學網5家網文平臺,加快在影視相關項目領域的布局。
B站在長視頻領域的布局也一直動作不斷,自制綜藝《說唱新世代》,采購老片,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首部獨播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既為滿足已有用戶不斷拓展的內容消費需求,也是為了進一步破圈。
而快手也于今年3月份測試了“今視頻”,據悉,這款App涉足中長視頻。
內容形態上互相延伸、戰略計劃上不斷加碼、資金投入上持續大手筆,視頻行業的未來趨勢如何?
國家版權局6月1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移動網民每日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在使用短視頻應用,短視頻已成為圖文和語音之外的移動互聯網“第三語言”。
而本次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布報告則指出,未來一年在網絡視聽領域,優質內容仍是行業“兵家必爭之地”。平臺會員增長趨勢放緩不可逆已成為行業共識,增強用戶黏性及活躍度成為現階段各平臺的主要發展目標。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讓“視聽+”成為現實,短視頻與綜合視頻將展開更激烈的用戶時間“爭奪戰”。
長短視頻的混戰還將繼續,包括長視頻之間、短視頻之間以及長短視頻之間。與此同時,各大平臺的內容形態也會繼續相互延伸、融合與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