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小麥為焦點的“創建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小麥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3月31日至4月1日,國家7部委有關人員 及專家組成考察團,對周口創建國家農高區工作進行現場考察,專家一致同意周口升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農高區”)。
5月18日,河南出臺了《關于推進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從科技引領、產業集群、人才支持、體制機制等六大方面,制定26條具體措施,集聚全省之力支持周口國家農高區建設。
據介紹,周口國家農高區位于鄲城縣境內,以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為建設主題,以小麥為主導產業,著力打造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黃淮平原高質高效農業示范區、全國鄉村振興典范區,園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
“田還是那塊田,但種出來的產品價值,卻今非昔比。”鄲城縣在近年創建國家農高區的過程中認識到,通過加大科技投入發展優質小麥生產,著力提升河南小麥的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既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同時又有效延伸了糧食的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打造了供應鏈。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使得鄲城縣走出一條以“農”為本的工業化之路,讓農民“錢袋子”隨著“糧袋子”一同鼓起來。
截至目前,示范區建成高標準農田10.6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4萬畝。建有周麥系列品種繁育推廣基地,自主培育小麥品種22個。示范區核心區現有企業65家,2020年產值202.6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占比70.8%。園區擁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22個、高層次人才300多人,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6項、省重大科技專項9項。此外,園區培育了20多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周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鄲城縣委書記羅文閣介紹說,在國家農高區建設上,將著力實現 “五個新突破”:在科技創新上實現新突破,在小麥種子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在小麥集約化種植上實現新突破,小麥精深加工上實現新突破,在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






